金融圈,再傳限薪令!券商高管不超過375萬元?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
作 者丨崔文靜 實習生 張長榮
編 輯丨巫燕玲
圖 源丨圖蟲
在IPO節奏持續調整之下,降薪裁員在券商投行較為普遍。外加高管薪酬不得超過375萬等券業限薪傳言的影響,2024年以來,不少投行人或主動或被動選擇告別券業。
離開券商的投行人去了哪兒?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采訪與調研發現,企業是選擇最多之處,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擬IPO企業;職位包括財務總監、董秘、證代等。其中,僅2024年以來新聘任的上市公司董秘中,即有超40位此前任職於券商投行。
相較於過去,選擇考公的投行人有所增加。有95後年輕投行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,自己正在備考公務員。
“投行高收入的時代怕是一去不複返了;投行人員冗餘,年輕人辭退成本低,繼續待下去沒準哪天會被開,不如趁著還不到35周歲早點‘上岸’。”
除此以外,創業做精品投行、加入私募做股權投資等,同樣是投行人轉型的常見方向。
記者了解到,投行人在考慮此類轉型時更為慎重。“如果在一級市場投資人和年薪六七十萬的上市公司董秘之間選擇,以前我會更傾向於投資人,因為會有更多的收入可能。但我現在轉而傾向於董秘,因為相對穩定。”一位正在猶豫是否轉型的投行保代表示。
上市公司董秘成香餑餑
2023年“827新政”實施至今一年半,IPO節奏已經步入相對低位的常態化階段。受此影響,降薪與裁員正在券商投行間持續推進。
記者了解到,不論大券商小券商,還是內資券商外資券商,投行降薪裁員都是普遍現象。有鑒於此,一些在職的投行人也開始尋求轉型。
根據某資深保代介紹,投行轉型最為常見的方向是企業財務總監和董秘,包括上市公司,也包括擬IPO企業。前者可以獲得股權激勵;後者分得股權,待企業上市後有望實現財務自由,因此吸引力也相對更大。
與此同時,加入私募成為一級市場股權投資人,創業做精品投行,同樣是部分投行人的選擇。
“在IPO比較好的時候,業績突出的資深保代一年收入可以達到數百萬乃至上千萬。在投行能獲得不錯收入,因此投行人轉型的動力並不大。現在收入銳減與人員冗餘,考慮轉型的投行人明顯增加。”另一位券商資深保代告訴記者。
該保代以親身經曆舉例道,在IPO降速之前,曾有多家企業找其加入,開出的待遇也不低,但由於投行收入不錯而放棄機會。然而,隨著上市節奏的持續放緩,該保代開始考慮轉型,但找其加入的企業卻消失了。
不過,從2024年以來上市公司公告來看,新聘任的董秘、財務總監等人員中,此前不少曾經任職於券商投行。
記者綜合Wind數據等梳理發現,截至2月27日,2024年以來,超50位前投行人出任上市公司董秘、財務總監等。其中,董秘人數最多,超過40位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少數投行人加入上市公司後,並未擔任高管,而是出任證代。其中,有人在券商時的職務達到投資銀行管理總部業務副總裁。
“此前,有一定職務的投行人,以證代身份加入上市公司的較為少見。”某投行資深保代表示,“現在投行生態已經大不如前,有人急於轉型,對新工作的職位、待遇要求則會相對放低。”
另一個現象是,投行人跳槽至上市公司後,新職務與離開投行時的職務並不完全匹配。既有以投行高級經理身份入職上市公司,出任財務總監的;也有頭部券商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副總裁,出任董秘的。
對此,上述保代分析道,“盡管從職位上來看,財務總監高於董秘,但一方麵,不同上市公司待遇差別較大,在A公司擔任董秘,待遇未必比B公司的財務總監低。另一方麵,加入上市公司能夠給到什麽職位,需要企業老板和投行人‘看對眼’,並不與券商職務完全對等。”
考公考編成年輕投行人新選擇
轉型難度加大,這是不少投行人的共同感受。
記者了解到,多位工作時間在15年以內的投行人,2024年以來或主動或被動的離開投行。
有人將首選目標放在一級市場私募,發現私募招聘崗位已經顯著減少,有些私募合夥人已經基本不再投資,隻待手頭項目退出,自然不再需要人手。
有人在屢屢碰壁後應聘社區工作者,卻沒能進麵試。投行經曆的較高薪酬,對於社區工作者崗位而言反而成了不穩定因素。
於是,一些相對年輕的投行人開始將穩定性作為新工作的首要考量因素,走上考公考編之路,打算趕在考公年齡上限前抓緊“上岸”。
“上學時完全不想考公,一心想進投行。努力多年,名校碩士畢業後如願以償進入頭部券商投行。然而,工作沒幾年,錢還沒賺到,就趕上降薪裁員。我現在雖然還沒被裁,但已經轉崗,待遇大幅下降,說不好什麽時候就得走人。”某頭部券商95後投行人告訴記者,“2024年下半年開始,我開始備戰考公。不再渴求高收入,隻盼一份安穩工作。”
記者了解到,如該受訪人士一樣,2024年以來開始著手備戰考公考編的投行人並不少見。實際上,學生時代不願考公考編,近年來加入公務員、事業編備戰大軍的,不少行業都大有人在,甚至有人辭掉工作全職備考。
375萬限薪傳聞背後:券商高管“錢途”堪憂?
如果說被裁的壓力更多降臨至年輕投行人肩頭。那麽,對於資深保代以及投行管理層來說,更大的壓力則來自於限薪傳言。
記者從某券商投行管理層、資深保代處了解到,當前業內流傳的券商最新限薪要求為:高管不超過375萬元,特殊人才可以特殊申請。對於何為特殊人才,目前還摸不著頭腦。
不過,該資深保代對投行職業的看法仍然相對樂觀,他認為投行仍然是一個優質職業。目前的裁員,是人員冗餘的必然出清;降薪,則使投行從暴利行業變為正常收入行業。待此輪降薪裁員結束、IPO節奏逐步回暖後,投行仍然是一份值得年輕人努力的好工作。
他同時提醒,對於已經大學在讀尤其是臨近畢業的學生來說,不建議將投行作為第一職業選擇。如果對投行工作特別偏好,可以優先考慮並購重組業務方向。
“在IPO、並購重組、債券等投行常見業務中,IPO可做項目大大減少;債券雖有項目可做,但行業太卷、收益太低,是個辛苦活;並購重組恰為監管鼓勵方向,正是大有可為的好時機。”該投行人士分析道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